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古文字學導論下
Introduction to Ch Inese Paleogrphy(2)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周鳳五 
課號
CHIN5028 
課程識別碼
101 50702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普305 
備註
總人數上限:4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 課程宗旨
1. 古文字學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具備跨領域性質。過去,古文字學因艱澀冷僻,研究者較少,研究成果亦較不為人所重視。近年來地下材料不斷出土,尤其包山、郭店、上博楚簡及雲夢秦簡中大量出現先秦檔案文書與古籍,遂使出土文獻成為一門新興的熱門學科。出土文獻涉及古文字學、語言學、文獻學、考古學、歷史學、思想史以及藝術史等不同領域的學科,其中尤以古文字學為基礎。為了引領學生正確認知且有效地運用出土文獻材料,本系有必要開設一個整合性的古文字學學程,介紹出土文獻材料的內容以及這些材料的發掘、整理、釋讀、研究(含辨偽)等各方面的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對出土文獻的鑒別及運用能力。
2. 本學程授課時數暫訂一學期,必要時可以擴充為一學年,甚至成為獨立的六門課。
二、 預期目標
1. 對古文字學的定義、材料、方法與研究現況等有基本且正確的理解。
2. 熟悉各類出土材料的物質特性與書寫內容。
3. 掌握古文字考釋的基本方法,具備閱讀、鑒別相關研究論著的能力。
4. 認識出土文獻在各領域的研究現況與未來發展,具備延伸研究的能力。
三、 課程大綱、授課教師及授課時數(暫訂一學期)
週數 課程大綱 授課教師 時數
1 古文字學通論:定義、材料、方法及研究現況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2 古文字學通論:定義、材料、方法及研究現況(二)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3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一):殷商文字:甲骨文、金文及陶文等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4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二):西周文字:甲骨文、金文及陶文等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5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三):春秋戰國文字(1):簡帛文字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6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四):春秋戰國文字(2):金文、璽印、石刻、錢幣等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7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五):秦漢文字:簡帛、金文、壐印、錢幣、石刻等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8 傳世文獻中的古文字資料介紹:歷代金石著錄及《說文》古文、《汗簡》、《古文四聲韻》等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9 古文字考釋方法(一):理論方法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10 古文字考釋方法(二):甲骨文、金文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11 古文字考釋方法(三):簡帛文字及其他 古文字學專業教師 3
12 古文字學與考古學研究 考古學專業教師 3
13 古文字學與語言學研究(上古音、語法等) 語言學專業教師 3
14 古文字學與文獻學研究(異文、校勘、古籍成書等) 文獻學專業教師 3
15 古文字學與歷史學研究(上古史、地理、經濟史、社會史等) 歷史學專業教師 3
16 古文字學與思想史研究(思想源流、學術傳播等) 思想史專業教師 3
17 古文字學與藝術史研究(青銅器、石刻、書法等) 藝術史專業教師 3
18 總結與討論 學程主持人 3
四、 課程大綱、授課教師及授課時數說明
(一)本學程之定位為一整合性學科,課程內容由六個相關主題結合而成,各主題下又依實際情況分為若干子題。
(二)授課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由於本學程內容涉及不同領域的研究,因此不同課程之授課教師將由不同領域之學者擔任,期使學者能充分發揮專長,就個別課程作完善的規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
(三)為有效整合各個主題與子題之間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本學程設一主持人,以古文字學的專業教師為之。主持人須在學程開設之前,邀約各子題授課教師商訂本學程設立之宗旨與該子題之授課大綱,以有效整合各授課教師之具體教學內容。
(四)以下先將六個相關主題列出,並簡介各主題的授課時數、內容、目標及方式等:
A.古文字學通論
B.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
C.傳世文獻中的古文字資料介紹
D.古文字考釋方法
E.古文字學與相關學科研究
F.總結與討論
A古文字學通論:
本主題上課二週,共六小時。課程內容主要是對古文字學做概論性的介紹,包括古文字的時代斷限、古文字學的材料、古文字學的方法、古文字學的分支、古文字學研究的歷史發展、古文字學研究的現況以及古文字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本主題透過古文字學通論性的介紹,期使學生對古文字學有基本的認識,並引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B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及選讀
本主題上課五週,共十五小時。依時代先後為序介紹各類出土文獻材料,並選讀若干重要篇章。第一週為殷商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及陶文等。第二週為西周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及陶文等。第三週至第四週為春秋戰國文字,包括簡帛文字、金文、石刻、壐印、錢幣等。第五週為秦漢文字,包括簡帛、金文、石刻、壐印、錢幣等。本學程中春秋戰國文字的授課時數為其他時代的兩倍,主要因為近年來這個時期出土的材料數量多且內容重要,與其他學科也密切相關,因此著重介紹。
出土文獻材料介紹包括各類文獻的發現與整理過程、材料的形制與用途、文獻主要內容與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研究現況等。文獻選讀以最具代表性的若干篇章組成,重點不在深入解讀文獻內容,而是讓學生實際接觸各類出土文獻實物,對出土文獻的格式、內容及解讀方式有基本認識,並指引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C傳世文獻中的古文字資料介紹
本主題上課一週,共三小時。課程內容為傳世文獻中的古文字資料介紹,包括歷代金石拓本及古文字形著錄資料等。課程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古代文獻中的相關古文字研究資料,並對這些資料的著錄、流傳、真偽及在目前古文字學研究中的地位及運用情形有基本的認識。
D古文字考釋方法
本主題上課三週,共九小時,課程內容為古文字考釋方法的理論介紹及實例分析。第一週為理論方法介紹,首先介紹古文字考釋的理論建立過程,其次說明各種考釋方法的具體內涵及應用方式,同時探討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及應用時可能遭遇的問題或可能發生的錯誤。第二週以甲骨文及金文的考釋為例,第三週以簡帛文字及其他古文字資料的考釋為例,實際解說第一週在理論方法介紹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分析考釋者的立場、觀點以及採用的方法與推論過程,探討考釋結果的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問題。本主題的目標在讓學生對古文字的考釋方法有基本認識並具備閱讀考釋文章的基本鑒別能力,同時指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途徑及方法。
E古文字學與相關學科研究
本主題主要介紹古文字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分為六個子題,每週講授一個子題,上課時數共十八小時。
第一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考古學研究。在古文字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中,古文字學主要是作為基礎學科存在,只有與考古學之間是彼此互相依賴的關係。由於考古發掘經常出土有文字資料的文物,必須運用古文字學的相關知識加以判定;而在古文字學的研究中,也有許多問題需要結合考古學的相關資料加以解決,這些問題包括出土古文字資料的斷代、性質及具體內容等。在文字斷代問題上,除了從出土文獻內容及字體發展等角度判定外,考古發掘中的地層學、年代學、器物學以及墓葬制度系列學等都是必須列入考量的。在性質及內容方面,出土文獻的性質有時必須借助墓葬主人的身份、階級及死亡時間等相關資料加以判定,至於遣策等內容更須結合出土的墓葬文物加以研究。
第二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語言學研究,這方面主要集中在上古音及語法研究。在上古音方面,如利用出土的金文及其他韻文資料,對上古韻部的時代及地域分合提出新的看法。此外,利用古文字中的諧聲偏旁重新探討上古聲韻問題及通假關係的論著亦時有所見。在語法研究方面,目前多集中於甲骨文及金文的研究,主要原因是這個時期的傳世文獻資料相當缺乏,甲骨文及金文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料。不過針對簡帛文獻等其他出土文獻的語法研究也已經逐漸展開。出土文獻的語法研究雖然主要依賴古文字的釋讀結果,不過語法研究的成果對於古文字資料的釋讀也有一定的貢獻。
第三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文獻學研究,這方面主要集中在古籍的異文、校勘及成書流傳等。由於近年出土的文獻內容多有與傳世文獻重出或相關者,如帛書及郭店楚簡《老子》、帛書及上博楚簡《周易》、上博楚簡中與《禮記》重出的篇章等,因此有不少學者針對這些文獻在異文、校勘及成書流傳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對先秦學術的流傳與發展也提出許多不同的意見。
第四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歷史學研究,這方面包括上古史、地理、經濟及社會等各方面的課題。上古史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及金文中與殷周歷史相關的記載。此外,金文中亦有許多與土地轉讓及刑法等相關的內容,其他如包山楚簡、雲夢睡虎地秦簡、里耶秦簡及張家山漢簡等都有大量與古代地理、法制、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相關資料,有助於視野的開展與研究的深化。
第五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思想史研究,這方面主要集中在郭店楚簡、上博楚簡以及馬王堆帛書中與儒、道思想及其他諸子學說相關的文獻;最近開始整理,即將陸續公布的清華戰國簡、北大漢簡。這些文獻有與傳世文獻重出或相關的部分,更有許多不見於傳世文獻的佚籍;重出部分可以深化既有的研究,佚籍部分可以釐清若干疑點,其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視的。
第六個子題為古文字學與藝術史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包括青銅工藝、璽印篆刻及簡帛書法史等,其中青銅工藝與璽印篆刻已經有相當長期的研究歷史,而簡帛書法近年來才開始受到重視且極具發展潛力。簡帛書法史的研究涵蓋字體(由篆書到隸書、草書)的演變過程與書法的美學理論,其中楚簡書法是目前所見時代較早、為數較多的手寫墨跡,其字體結構與書法風格頗為獨特而多變,是研究先秦書法史的重要材料。目前關於楚簡書法史的研究仍不多見,是個仍待開發的研究領域。
F總結與討論
最後一週課程由本學程主持人主講,總結本學程全部課程內容,並帶領同學對研習本學程所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
五、 評量方式
(一) 以學習心得為內容,撰寫期末報告一篇。
(二) 根據個人的興趣與專長,選定某一子題,蒐集相關研究資料,撰寫文獻回顧與評析。


 

課程目標
1. 對古文字學的定義、材料、方法與研究現況等有基本且正確的理解。
2. 熟悉各類出土材料的物質特性與書寫內容。
3. 掌握古文字考釋的基本方法,具備閱讀、鑒別相關研究論著的能力。
4. 認識出土文獻在各領域的研究現況與未來發展,具備延伸研究的能力。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